咕嚕咕嚕玩邏輯的 CUBORO 滾珠積木來囉!
2022年從十月看到 CUBORO 官網、 ig的出現,看著網路影片一直垂涎好神秘的積木啊。好像迷妹追偶像的感覺!
來自瑞士由 Matthias Ette 設計開發的 CUBORO 滾珠積木其實在俄羅斯跟日本一直非常風行,一直到2022年末一進台灣就風靡全台,震撼了玩具界的大家。其實多年前就在日本亞馬遜觀望許久,但是因為網路介紹文章不多,一直遲遲無法下手。直到最近出現了代理商,對於有直接的代理商這件事感到非常安心。
而且官網介紹 CUBORO 從包裝、積木到彈珠細節的注重、特色鉅細彌遺,讓「玩」這件事就像是場精緻的感官饗宴!


CUBORO 最厲害且巧妙之處就是肉眼看到的上層軌道、隱藏在積木的中層軌道、還有一個要想~一下的下層軌道。以前剛看到 CUBORO 總是被彈珠走進隧道換個位置出來的影片所讚嘆。一直問為什麼?為什麼?當然還有很多延伸的配件也是功不可沒,所以我好期待配件的上市。

圖片來源:CUBORO官網
我是一個很討厭看說明書的人,雖然經過次次失敗嚐試,看影片可以摸索出自己的一套玩法,不過這招對小孩有理解上的困難。這次還是建議大家說明書可以看一下。對小朋友來說稍嫌無聊,可以大人消化後轉成小朋友懂的方式教導。
若是還是有些苦惱不知道怎麼陪小孩玩的家長也不用擔心,之後 CUBORO 官方網站也會推出獨家的教案給大家歐!


換了自家其他彈珠,感覺黯淡且有點沒續航力。木珠則是感覺沒朝氣....。
三年去日本沖繩的玩具店店員送我的彈珠。沒想到就跟 CUBORO 的彈珠一模一樣。
這幾年來他一直躺在我家魚缸,真是委屈他們了。

一開始真的不知道要堆什麼,所以就跟著說明書上從16件組開始摸索,一邊玩整理好一些邏輯


上層、中層、下層一一觀察摸索後才終於開啟了小朋友的 CUBORO 建造之路。


中間軌道很好認,通常就是在積木中間那個簍空的圓形軌道。重點是下層軌道,其實是把其中一個上層軌道反過來的巧思,就是上面那張圖的兩個積木結合,不知道各位想到了嗎?

因為要思考怎麼讓彈珠動起來,會讓人更有動力去研究它。其實之中包含了空間邏輯,跟立體概念,次次撞牆跟修正才能排出讓彈珠順利滾動的軌道,不正合乎 STEAM 的精神嗎?

只有兩個字可以形容 – 療癒!



我突然覺得玩具腦這個名字取的很好,玩具的確可以訓練自己的腦邏輯。也難怪日本知名的將棋小棋手藤井聰太說他從小玩CUBORO訓練出現在的他,蠻有意思的誒。




因為想要蓋 CUBORO 高樓可是積木只有32顆,眼看就要不太夠,找了找手邊積木想來幫幫忙。沒想到意外 naef 可以與 CUBORO 完美結合。
身為同樣 5x5cm 積木成員,spiel 的跳色跟特殊的楔型直角,讓整個作品顯得更輕盈活潑。


換個角度看是不是美極了?
但因為 naef 的表面較滑,玩幾次後軌道可能會有稍微偏離,就要需要手動矯正一下。

所以大力推薦想要入手的人拜託直接衝頂50件組,你不會後悔的!

想分享的圖片跟內容太多了。對 CUBORO 有興趣的人歡迎持續追蹤 Kidsicon IG 或 CUBORO官網IG
CUBORO 官方也會持續分享各式玩法,六月還會有延伸組的加入,想入手的大家可以持續關心歐!
–
哪裡買?
2023年2月井兒將開團,請大家拭目以待!